应届生身份对就业找工作、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轻视,然而,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应届生身份而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全国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都按照应届生身份对待。
应届生分为以下两种:
1、即将毕业但尚未取得毕业证书,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的;
2、已经拿到毕业证,还在择业期内的。
因此,应届生不仅仅是指专科大三或本科大四的学生,只要是在择业期内,你的档案、党团关系等仍保留在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都按照应届生对待。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校招或者公务员考试要求必须是应届生身份。
校招无非就是在学校投递简历,企业比较集中,不用在外边投简历,对其他方面没有影响;但想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一定要记住,在你考上或放弃考公务员之前,不要签订劳动合同,将自己的档案留在学校或者放在人才市场,保留应届生身份!
必须承认的是,应届生在找工作时,与往届生相比,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1、户口优势
许多城市为了引进人才,提供给应届生直接落户的政策,而非应届生想要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只能依靠其它渠道。而户口又决定了买房、子女教育等问题。
2、考试资格优势
在国考、省考等招聘考试,很多职位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特别是公务员,很多职位都是专门限定“应届生”报考。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考试有多难上岸,再加上应届生条件限制,可以减少许多竞争对手,所以大家一定要利用好宝贵的应届生身份。
3、找工作优势
由于应届生刚毕业踏入社会,没有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可塑性非常强,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因此,目前许多央企和国企还有一些公司的校招专门面向应届生招收,而步入社会多年的往届生想进入这些企业就比较难了,会有诸多限制条件。
签三方协议了还算应届生吗?
如果已经签了三方协议,但尚未毕业且尚未入职(没有使用派遣证和报到证),仍然算应届生,还可以参加校园招聘、报考公务员等。
应届生身份何时失效?
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后就会失去应届生身份;超过择业期后无论是否找到工作,应届生身份都会失效。
签订了三方协议,用了派遣证和报到证,但目前处于离职状态,还算应届生吗?
派遣证和报到证使用一次即失效,已经签订了三方并去公司报到过,即使离职,也不再是应届生。
签订了三方协议,但还有到企业入职,还算应届生吗?
签订了三方协议,没有毕业且尚未入职(没有使用派遣证和报到证),还算应届生,还是可以参加校招、报考公务员等。
(注意:对于“二次入学”,即工作后又继续攻读全日制学位的同学,一定注意在入学期间暂停缴纳社保,否则可能影响最终应届生身份的判定。)
1、签订劳动合同要慎重!原则上,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就意味着正式开始工作。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为你建立人事档案或进行档案转移,会对你的未来求职产生一定影响。
2、想考公务员,就不要交社保!一旦有了社保记录,就不算应届生了。但是,可以选择继续考研,只要在读研期间不再交社保,就可以刷新自己应届生的身份。
应届生身份是毕业生进入职场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一系列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优势。了解如何利用这一身份,对于抓住就业机会和规划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即将毕业的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方向,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都应该珍惜应届生的身份,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