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一直是河南专升本的招生大户。从招生人数来看,2025年河南专升本普通招生计划总数在82000人左右,管理学有22000人左右,占比达到了26.8%;从招生专业来看,2025年共有27个专业要考管理学,仅次于高数,排名第二。
招生人数多、招生院校多、志愿选择多,是管理学专升本的一大特点。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公办缩招、民办扩招已经成为大趋势,公办院校竞争很激烈,录取分数线比较高。
河南省专升本管理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50分,题量大是显著特点。
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选择题:1分×50题,共50分
-填空题:2分×10题,共20分
-判断题:1分×10题,共10分
-简答题:6分×5题,共30分
-论述题:12分×2题,共24分
-案例题:8分×2题,共16分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没有固定考试大纲,没有固定范围。自2020年后,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内容以马工程版管理学为主,周三多版管理学和其他教材为辅。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马工程在考试中占比较大,大概占到考试内容的70%-80%,周三多考的都是一些细小,不容易出现的题目,大概占到考试内容的20%-30%。
从分值分布来看:
-第一篇总论一般占10分
-第二篇决策一般占30分
-第三篇组织一般占25分
-第四篇领导一般占35分
-第五篇控制一般占20分
-第六章创新一般占20分
分阶段备考计划
针对2026年3月考试的安排,考生应当合理规划复习周期:
-基础阶段(现在-2025年底)
目标:通读教材,构建知识框架。
策略:根据考试大纲和目标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购买正版教材,逐章阅读;整理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标记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教材或笔记上标注。
-强化阶段(2026年初-2026年2月)
目标:强化重点难点,提升解题能力。
策略:针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结合历年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加强对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的练习。
-冲刺阶段(2026年2月-考试前)
目标:全面复习,查漏补缺。
策略:进行全真模拟考试;重点复习易错题和高频考点;强化记忆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要点。
备考策略建议
1.教材为主,兼顾多方:以马工程《管理学》为主要教材,但也要兼顾周三多《管理学》的内容。
2.重视理解应用:近年考试中理解性题目增多,以2024年试卷选择题为例,材料型选择共15道,占比30%,需要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解答。
3.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体系、框架进行归类学习,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对做大题有帮助。
热门专业介绍
比较热门的专业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这些专业大部分院校都有招生。
比较热门的公办院校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省内的几所师范院校,像洛师、安师、南师等。
管理学专业的特点就是:分数高的学生,去冲好的公办,分数较低的同学,也有很多民办保底。比如工商管理这个专业,2025年有10所院校招生,公办招生是财大、洛师和南师,其余7所是民办。属于既有高上限,又能保下限。
专业方向详解
-工商管理: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适合去企事业单位,也适合考研、考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直在招收工商管理,是专升本同学能进入的比较好的院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交叉学科,既有管理学的内容,又有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对理科基础的要求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多数课程是偏应用型的。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简单来说,会计学是"看昨天"—专注财务报表编制与审计;财务管理是"管明天"—侧重资金运作与投资决策。
-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侧重平台运营、直播带货、流量数据分析;市场营销更侧重于品牌传播、营销策划、线下活动。
学历提升带来的优势
通过专升本获得学历提升的考生,起薪平均比专科生高1200-2000元/月,且具备考研、考编等更多发展通道。
河南就业市场对本科学历的需求持续攀升:
-郑州公办中小学教师岗位90%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甲医院护理岗位基本限定全日制本科;
-公务员考试中65%岗位学历门槛为本科。
考公考研优势
-考研方面:管理类选择非常多,如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TA(旅游管理硕士)等。
-考公方面:会计学、信管、公共事业管理这些专业可以报考的岗位会比较多。公共管理研究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不仅岗位选择面广,且专业能力与考试要求紧密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
-财会类:可以考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
-工商类:可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
-工程类:可以考取建造师、造价工程师;
-物流管理:可以考物流师、采购师;
-旅游管理:可以考取导游证;
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考取1-2个与未来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证书。
2026年河南专升本管理学类专业考试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早期规划、系统复习、针对性备考是成功的关键。随着考试时间提前至3月中下旬,考生需要合理安排复习进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政策动态。
